宝墩遗址发现4500年前水稻田 系成都平原目前发现最早的水稻田
- 来源:成都商报
- 时间:2021-06-08 16:49:23
位于成都新津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、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,也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。宝墩古城还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,奠定了古蜀文明、乃至“天府之国”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。
农耕文明对成都平原有着深远影响。据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古蜀五祖之一——杜宇,就因教民务农而受到人民的爱戴,其死后还化作杜鹃鸟,每年春耕时节在稻田中声声啼血,催人耕种。
6月7日上午,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: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址。这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,对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。据悉,目前已经提取的2件土样标本植硅体检测结果显示:该地层中有水稻植硅体分布,并且是主要农作物类型。从生物指标来讲,该地层已经基本可以判定为水稻田。此外,在此前植物考古中,宝墩遗址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、黍、粟及其他植物遗存。
宝墩遗址
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
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介绍,2020—2021年,宝墩工作站的考古人员在地面2米以下,找到一层水平地层,该地层从西北向东南发掘区外延伸。该地层与常见的人类生活地层相比,几乎看不到人类遗留的陶片、红烧土、碳屑等遗物,而且地层土质为淤泥。考古人员还发现,该地层淤泥中有大量铁锰结核,而铁锰结核需要在饱氧与厌氧交替的环境中才能形成,这符合水稻田需要反复灌水和放水的种植方式。“这一信息提示我们该地层不是简单的湖沼堆积,可能与水稻种植有一定关系。”唐淼说。
“为了进一步验证初步判断,我们对该地层土进行了系统采样,将进行系统检测,通过对水稻、与水稻伴生的杂草群、土壤微形态的综合检测研究,加强对该区域为水稻田的认定。”唐淼告诉记者,目前已经提取的2件土样标本植硅体检测结果显示:该地层中有水稻植硅体分布,并且是主要农作物类型。从生物指标来讲,该地层已经基本可以判定为4500年前的水稻田。
碳化竹片
首次明确了竹骨泥墙的存在
从上世纪晚期开始,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陆续在宝墩等八座成都史前城址群发现了竹(木)骨泥墙基槽式居住型建筑遗存,这类建筑遗存也延续至了三星堆、十二桥文化时期,但由于成都平原偏酸性的土壤环境,截至去年以前,尚未明确发现残存的有机质建筑构建。
这些成都平原上的早期建筑,到底是木骨泥墙,还是竹骨泥墙抑或是二者皆有?在本年度宝墩遗址考古发掘中,考古人员在台地边缘倒塌的红烧土基址中发现了6枚碳化竹片。“竹片出土的那一刻,内心是无比激动的。说了这么多年的竹(木)骨泥墙基槽式建筑,大多是根据建筑遗迹留下的痕迹推测。4500年前的碳化竹质建筑构件,最直接地证明了竹骨泥墙的存在。”唐淼说。
唐淼认为,宝墩遗址的最新发现勾勒了一幅“岷江水润、茂林修竹、美田弥望、蜀风雅韵”的天府田园画卷。对了解长江上游史前人类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。
延伸阅读 /
成都先民稻作种植技术提高
农业得到发展
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是怎样的发展脉络?金沙遗址的农耕技术处于怎样的地位?记者采访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遗产保护与研究部副主任郑漫丽,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。
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可以提早到宝墩文化时期。在此之前,我们仅仅通过植物考古发现了碳化水稻、黍、粟及其他植物遗存。再通过不同遗迹水稻、黍、粟出土比例分析,确认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结构是以稻谷为主,兼种粟和黍。郑漫丽告诉记者,这种通过植物遗存的比例及发现概率进行分析的方式,对基础数据的要求很高,即数据量越大得到的分析结果就越准确。同时,受不同时期遗存保护情况的影响,这种理想化的数据获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,“它反映的是一种趋于正确结果的可能”。 郑漫丽认为,这次宝墩发现水稻田遗迹,是一种实物证据,证明早在4500年前,成都平原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稻作农业的耕作技术,而这种技术也得到了延续。
此前,通过植物考古发现,与宝墩遗址的稻作农业相似的还有商周时期的金沙遗址,金沙遗址中发现的旱作作物比重很低,“我们甚至还发现了这一时期谷物储藏前已进行集中加工,部分稻粒尺寸有所增大,可能与人类栽培有关”。郑漫丽认为,在上千年的时间里,成都平原的先民在稻作种植方面不断地积累经验,提升技术,改良稻作农业的技术。
金沙木耜
弥补了宝墩遗址尚无农耕工具出土的遗憾
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发展,还可以从出土的农具上看出,生产工具对农耕技术的影响巨大。在金沙遗址中出土过一件木耜,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商周时期木质农具,通长141厘米,出土于金沙遗址生活区,形状很像现在的铲子,通体由一块整木制成,因深埋于淤泥之中,隔绝空气才得以保存。
“耜在整个早期农耕历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而金沙遗址出土的木耜,弥补了宝墩遗址尚无农耕工具出土的遗憾。”郑漫丽介绍道,耜是中国古代主要农具之一,用于翻土。大约到三国时期,耜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。“可见耜在整个早期农耕历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”
宝墩文化
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来源
1986年,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,发现了两个祭祀坑,坑内出土了青铜面具、青铜神树、青铜大立人、黄金面具、金杖……展示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强大的古蜀王国的魅力。
如此辉煌的三星堆文化从哪里来?考古人员展开了艰苦的探源工作,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,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宝墩古城遗址、郫县古城遗址、温江鱼凫城遗址、都江堰芒城遗址、崇州双河古城遗址、崇州紫竹古城遗址、大邑盐店古城遗址、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八座史前古城遗址。八座古城文化面貌相似,年代前后延续,学术界将该文化命名为“宝墩文化”。
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,将成都平原正式纳入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格局之中,填补了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空白,同时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线索。
唐淼介绍,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,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,以十二桥遗址、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,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等考古成果,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。”